
 杨晓奇,男,1971年8月生,甘肃庆阳人,汉族,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
 
 一、教育经历:
 ☆ 1990年9月—1992年7月   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学习; 
 ☆ 2003年9月—2006年7月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 
 ☆ 2010年9月—2014年7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
 ☆ 1992年7月—1993年7月   原西峰市陈户初级中学任教; 
 ☆ 1993年7月—2006年7月   中国石油庆阳炼化公司子弟学校任教; 
 ☆ 2006年7月—2017年7月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任教;
 ☆ 2017年7月——  至今    安徽金年会任教。
 
 三、讲授课程:课程与教学论、课堂研究、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学原理;
 
 四、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农村教育。
  
 
 五、学术著作:《教学资源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版.
  
 
 六、学术论文(截止2022年):
 1.杨晓奇,何亮:图像时代教科书“以图育人”::机遇、挑战与应对,《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3期(CSSCI);
 2.杨晓奇,董乾然:教学时序:学理澄清与实践应对——以“先学后教”和“先学后教”模式为例,《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10期(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期转载;
 3.杨晓奇:教学现场思维的核心要义及其培育,《教育科学》,2021年第7期(CSSCI);
 4.杨晓奇,李冰珊:基于互动仪式链的校园欺凌:问题与治理,《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11期(CSSCI);
 5.杨晓奇:从“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教师队伍的国家主义“善治”及其现代化提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CSSCI);
 6.杨晓奇:教学“泛娱乐化”:隐忧与化解,《教育学报》,2020年第2期(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7.杨晓奇:教学现场感:内涵、特点及其培育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期(CSSCI);
 8.杨晓奇: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及其提升,《高校教育管理》,2018年第4期(CSSCI);
 9.杨晓奇:教学理论解释力及其提升,《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年第6期(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杨晓奇:学校发展的“内卷化”表征与破解,《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第10期(CSSCI);
 11.杨晓奇:“基于教学”:后课程变革期的新常态,《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7期(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1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杨晓奇:论“自主”与“他主”契合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10期(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13.杨晓奇:基于“教育二重世界”的教师教育课程反思与建构,《高校教育管理》,2015第5期(CSSCI);
 14.杨晓奇:面向事件的教学本体论,《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6期(CSSCI);
 15.杨晓奇:聚焦品质的课堂教学变革:价值理清、内涵阐释与路径选择,《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第12期(CSSCI);
 16.杨晓奇,王浩熙:教育布局调整背景下的学校功能:反思与调适,《陇东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17.杨晓奇:中小学择校问题透视,《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8期(CSSCI);
 18.杨晓奇,李如密:课堂教学如何葆有蓬勃的诗性活力,《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北大中文核心);
 19.杨晓奇:教师教学资源意识的缺失及其培植,《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10期(CSSCI);
 20.杨晓奇,李如密:生成性教学美:意涵、特点及创生,《教育理论与实践(A版)》, 2013年第7期(CSSCI扩展版);
 21.杨晓奇:教师专业生命之美:意涵、境遇与重塑,《中国民族教育》,2012年第1期;
 22.杨晓奇:教育变革中的课程功能:定位失范与恰当调适,《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6期(CSSCI);
 23.杨晓奇:夯实民族教育发展基础,加强教师队伍长效建设——十六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与成就,《中国民族教育》,2012年第9期; 
 24.杨晓奇: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育话语冲突及其融通,《教育科学》,2011年第3期(CSSCI);
 25.杨晓奇:生命美学观照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24期(CSSCI);
 26.杨晓奇:学习视野中的教师培训,《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2期;
 27.杨晓奇: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走进教师队伍,《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12期;
 
 29.杨晓奇:学校管理:校长应尽快提升五种意识,《中国教师》,2008年第5期;
 30.杨晓奇:教师学习资源中的探索与实践——以甘肃省通渭县榜罗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为个案,《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5期(北大中文核心),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第1期全文转载;
 31.杨晓奇:我的心路历程,《中国教师》,2006年第3期;
 32.杨晓奇:浅析小学科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策略,《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2期(北大中文核心)。
 
 七、主持课题:
 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西北连片特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内卷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SH063);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西北连片特困地区学校自我发展与变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088);
 2013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项目编号:13YD036);
 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高质量学习发生的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改进研究”(项目编号:JZK21001)
 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教育变革中的学校治理与变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A-146);
 2013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课题“课程改革视域中的教师教育范式转型研究”(项目编号:GS[2013]GHB0924)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安徽金年会(241000)
  邮箱:yangxq0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