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发展史
 本专业最早是于1984年在原教育系下增设的学前教育教研室,于1985年首届招生,也借此使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安徽省最早设置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院校。2000年3月,学校进行院系调整,由原教育系、教育技术学系和高等教育研究室合并组建教育科学学院,原学前教育专业组建成为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
 
 
 近些年来,学前教育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办学类型,2012年依托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设学前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安徽省高等院校中最早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学校;2014年学校与美国布莱诺大学合作,增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2+2”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成为安徽省高等院校中最早开展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2018年依托学校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学前教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成为安徽省高等院校中目前唯一具有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学校。现在,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国内与国际合作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结构。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近400人,各类研究生40余人,在籍本、专科函授学员近6000人。至今已经为省内外培养培训各级各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达数万人。  
 全省最早设置(学前)本科教育专业
 全省最早拥有(学前)硕士培养资格
 全省最早拥有(学前)博士培养资格
 全省最早举办(学前)中外合作办学
 
 
 二、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课堂教学优秀奖获得者2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1人、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人。
 
  
   
    | 教师总数 | 教授 | 副教授 | 研究生学位 | 海外留学(访学)经历 | 男博士 | 
   
    | 18人 | 4人 | 7人 | 17人 | 14人 | 5人 | 
  
 
     
 三、设施设备及实践基地
 本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完备,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现已建有电钢琴教室、琴房、画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学机房、语音室、幼儿实训活动室、微格教室等。实习实训基地充足,现已与北京、苏州、芜湖、合肥、马鞍山、宣城等城市的部分优质公办幼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有专门实习实训基地30余个,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有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对接的平台。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现拥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教育发展史略》);安徽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学前教育专业);安徽省级教学团队1个(学前教育学教学团队)。本专业教师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与教育科学学院共同建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智库——安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专业开设《文史经典与世界文化》和《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通识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文学》、《幼儿游戏理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行为观察与矫正》、《家庭教育学》、《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学前教育管理学》、《舞蹈》、《钢琴》、《音乐》、《美术》等专业课程以及《I·演说”新青年演说家大赛》、《I·辩论”益鸣惊人新生辩论赛》、《I·读书”经典著作交流分享会》等素质拓展课程。
 
 
 五、学生培养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解、自身的文学哲学素养、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科学研究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在一线幼儿园等各类保教机构中进行教学及管理、在高等学府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在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中进行教研及管理等适应各类岗位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19届(15级)考研情况列举
 
  
   
    
     | 学生总数 | 考研人数 | 继续深造学校列举 | 
    
     | 61 | 12 | 北京师范大学(曹玲玲) 华东师范大学(王中原) 南京师范大学(谭莉) 浙江师范大学(许佳绿)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管璇) 英国伦敦大学大学院(马天怡) 英国伯明翰大学(潘晨) 英国爱丁堡大学(黄可轶) | 
   
  
  
 
 19届(15级)就业单位列举
 
  
   
    
     | 学生总数 | 工作人数 | 工作单位列举 | 
    
     | 61 | 49 | 天津市武清区教育局(沙雨晴)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龙井幼儿园(戴春武) 上海闵行区依霖幼儿园(蔡莹莹)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六幼儿园(沈佳莹) 南京市栖霞区上城风景幼儿园(朱倩倩) 美国小熊维尼学习中心(邵子晗) 新加坡PCF Sparkletots Preschool(冯杏玉) | 
   
  
  
 
 
  
   
    
     | 16学前本科生导师制分组情况 | 
    
     | 序号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学生名单 | 人数 | 
    
     | 1 | 张更立 | 黄文静、邹月、陈文霞、吉才娜、吕奕静、陈亚菊、 程文婷、李双怀 | 8 | 
    
     | 2 | 吴玲 | 李庆庆、李婉仪、王雅、林雨萱、朱珠、李梦园、 刘存阳、吴梦云、杨丹萍 | 9 | 
    
     | 3 | 赵学菊 | 查健、郭馨雅、洪艳红、乔海迪、李美璇、陶善静、 张智慧、王阳、吴香坤、张星星 | 10 | 
    
     | 4 | 王成刚 | 孙悦、杨金玉、杨杨、张榕麟、林海欣、彭乘、袁佳怡、朱赟秋 | 8 | 
    
     | 5 | 李晓博 | 王凤、李又梅、朱怡然、柯伶俐 | 4 | 
    
     | 6 | 朱立新 | 蒋媛媛、廖智赟、刘苗苗、公海玲  方安捷 张亚丽 程子涵 徐凤蝶 | 8 | 
    
     | 7 | 童慧玲 | 黄明靖、吴丽青、肖美霖  吴静娴  金佳(休学) | 5 | 
    
     | 总计(人) | 50人(含中美3人)+2人休学 | 52 | 
    
     | 
 | 17学前本科生导师制分组情况 | 
    
     | 
 | 序号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学生名单 | 人数 | 
    
     | 
 | 1 | 葛燕 | 董爱苹、蔺玉琨、沈万婕、樊逸昕、管鸿宇、张旖馨 | 6 | 
    
     | 
 | 2 | 梅养宝 | 刘宝林、熊星安、黄靖惠、陈燕萍、黄凡、熊烨璇 | 6 | 
    
     | 
 | 3 | 孙德玉 | 陆心怡、朋吕飞、饶芳芳、张琳、汪诗媛、杨西西 | 6 | 
    
     | 
 | 4 | 王芬莲 | 王嘉怡、周思敏、林珊珊、李晓晨、姜丁迎 | 5 | 
    
     | 
 | 5 | 王路曦 | 陈舒宇、郝孟娜、刘然、杨玉萍、王巧、文倩雨、谢丹阳、叶彤 | 8 | 
    
     | 
 | 6 | 王萍 | 申昕、唐舒芸、楚晓婉、宛亚静、周畅、刘艳、孙慧 | 7 | 
    
     | 
 | 7 | 张志华 | 胡明慧、蒋芝、李月、杨悦琦、朱乔玉、成杰建、龙春丽、薛璐 | 8 | 
    
     | 
 | 总计(人) | 45人 | 46 | 
    
     | 
 | 18学前本科生导师制分组情况 | 
    
     | 
 | 序号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学生名单 | 人数 | 
    
     | 
 | 1 | 张更立 | 丁宁、侯静、黄婉琪、李佳佳、孙燕、朱玲 | 6 | 
    
     | 
 | 2 | 吴玲 | 张萌萌、姜姗、梁雪琪、刘淼、田园园、王梦琪、张倩倩、秦高洁、江姗、张玉 | 10 | 
    
     | 
 | 3 | 赵学菊 | 李岩、汪子淳、魏嘉琳、李可恬、刘玉瑾、卢皓玮、屈俊馨、张晓庆 | 8 | 
    
     | 
 | 4 | 王成刚 | 梁欣、戴国强、郭小寒、李连成、刘梅、刘晓琴、潘鹤元、宋琪 | 8 | 
    
     | 
 | 5 | 李晓博 | 谭迎东、汪旻、俞庆文、吴思雨、傅星、黄晓凌、施姗姗、李梦姣 | 8 | 
    
     | 
 | 6 | 朱立新 | 桂静文、徐维、宫雨书、谢晨雨、陈佳怡、刘敏、戚茜茜、周瑞 | 8 | 
    
     | 
 | 7 | 童慧玲 | 孙悦、张晴、金倩倩、刘华帝、刘文雅、胡红、刘羽佳 | 7 | 
    
     | 
 | 总计(人) | 55人 |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