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友荣,1966年6月出生,安徽巢湖人,博士、教授。池州学院院长,安徽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安徽省模范教师。
    
    
    
 
   
     
   
 一、主要教育背景
     
 1.1984.9―1988.7 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大学本科毕业
    
 2.1997.9―1998.7 作为访问学者在北京师大发展心理学研究所结业
    
 3.2002.9―2003.7 作为访问学者在南京师大教科院结业
    
 4.2007.9―2010.12在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二、主要工作经历
     
 1.2000年6月任巢湖师范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主任
    
 2.2001年5月任巢湖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长
    
 3.2003年6月任巢湖学院教务处长
    
 4.2003年12月任巢湖学院党委委员
    
 5.2005年12月任巢湖学院院长助理
    
 6.2008年6月任池州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7. 2014年5月任池州学院院长
    
 
   
     
   
 三、主要承担课题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西部落后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视阈里的大众化时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3.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公共治理视域里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干预研究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5.安徽省“本科教学工程”重点项目:精品视频公开课“留守儿童心理研究”
    
 6.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与评价模式研究
    
 7.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重点项目:池州学院―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获奖情况
     
 1.曾宪梓高等院校优秀教师三等奖(教育部,1997)
    
 2.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人民政府,2009)
    
 3.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人事厅、教育厅,2005)
    
 4.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安徽省教育厅,2006)
    
 5.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8)
    
 6.以生为本,以用为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10)
    
 7.理论不足与制度阙如:本科教学评估之症结: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2010)
    
 8.“三层递进,六元一体”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策略: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12)
    
 9.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教育部优秀思政课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
    
 10.中国特色本科教学评估建设的路径选择――我国高等教育评估25年检视: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2012)
    
 11.中国新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系列论文:高等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3)
    
 
   
     
   
 五、主要论文、论著
     
 (一)论文
     
 1.改革考试制度的几种新设想《教育评论》1988(1)(《国内外教育文摘》1988.6全文转载)
    
 2.电视对青少年身心的负面影响及其教育干预《青年研究》1997(11)
    
 3.谈网络化生存对心理构建的负面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6)
    
 4.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高等教育研究》1998(4)
    
 5.科研能力: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重要内涵《中国教育学刊》1998(6)
    
 6.梁漱溟心理学思想遮谈《心理科学》1999(5)
    
 7. 再论梁漱溟心理学思想《心理学报》2000(4)(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2全文转载)
    
 8.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心理科学》 2003 (3)
    
 9.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教育内容确立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5)
    
 10.理论不足与制度阙如:本科教学评估之症结《中国高教研究》 2008(11)(《新华文摘》2009.3全文转载)
    
 11.“本科教学质量”辨正《中国大学教学》 2008(6)
    
 12.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交叉还是全异《江苏高教》 2009(4)
    
 13.编外讲师:德国大学学术自由传统的“阿基米德点”《教师教育研究》 2009(4)
    
 14.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10(2)
    
 15.英国新大学运动及其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高等教育研究》 2011(8)
    
 16.中国“新大学”:概念、延承与发展《教育研究》 2012(1)(《新华文摘》2012.5辑目)
    
 17.百校调查:中国“新大学”发展研究《现代大学教育》 2012(1)
    
 18.韦伯论大学学术自由《学术界》 2013(2)
    
 19.四位一体: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 2013(5)
    
 20.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文明《中国高教研究》 2013(3)
    
 21.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与合作能力的相关研究《体育与科学》 2013(3)
    
 
   
     
   
 (二)论著
     
 1.《现代心理学基础》(省级规划教材)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7
    
 2.《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专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6
    
 3.《留守儿童心理百问》(入选中宣部“农家书屋”)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1
    
 4.《心理学经典测验》(编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5
    
 5.《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专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5
    
 6.《中国“新大学”的崛起》(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6
    
 7.《大学生活健康心理学教程》(省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